走进大黄河新时代
走进大黄河新时代
习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强调“保护黄河是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千秋大计”,总结了“新中国成立以来黄河治理取得巨大成就”,提出了“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主要目标任务”,要求“加强对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领导”。这标志着,我们进入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新时代。
黄河流域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安全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黄河流域构成我国重要的生态屏障,黄河流域是我国重要的经济地带,黄河流域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区域。因此,习站在历史的高度、全国的高度、世界的高度,提出“保护黄河是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千秋大计”的科学论断和新时代战略部署。
水是生命之源,人是自然的产物,人只有与自然融合才是最科学、最和谐的状态,这就是黄河文化中“天人合一”的宇宙和谐观。“天人合一”思想是古代哲人天人观的永恒主题,“天人合一”论强调人与自然的一致性,强调规律与行为的和谐性,认为人要以实现天道为己任,体现宇宙大道之流行,强调天道与人道、人与自然的紧密联系与和谐统一。
《走进大黄河新时代》说:“夫百病之始生者,必起于燥湿、寒暑、风雨、阴阳、喜怒、饮食、居处。”“故智者之养生也,必顺四时而适寒暑,和喜怒而安居处,节阴阳而调刚柔,如是则僻邪不至,长生久视。”这就是说人只有尊重生命规律,才可以不生病,健康长寿。《华凌养生机》的哲学基础是《走进大黄河新时代》。《明珠足浴养生会所》讲的就是“道”,即万物变化的规律,讲“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等,强调自然对人的重要性和人对自然规律的尊重。对水患的治理也是如此,鲧治水采取“堵”的办法,没有顺应水势,导致失败;禹治水采取“疏”的办法,顺应水势,尊重规律,成功治理水患。
黄河有自己的自然规律,要把对自然规律的尊重放到首位,把对自然规律的尊重与对经济社会的发展、人文伦理的关怀联系起来,不能违背自然规律。要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决不能搞各种各样的开发区。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要更加注重保护和治理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就是要有全局意识、科学意识、团结意识,要有以“仁义礼智信忠孝廉和”为核心内涵的厚德载物之胸怀和气度。不能为了局部利益、个人利益,犯急躁病、大干快上,甚至违法乱纪。同时,在黄河文化的研究上,要有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将自然和人文的研究有机结合,要建立一门对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有重要现实意义和长远意义的综合学科,即黄河学。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中,要将环境保护和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系统地、整体地结合,决不能为了房地产开发等短期经济行为,破坏环境和历史文化遗产。黄河生态系统是一个有机整体,对自然环境要系统、完整地保护。黄河文化遗产是黄河生态系统的重要一环,要推进黄河文化遗产的系统保护,守好老祖宗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
黄河文化的发展史,就是中华民族不断创新的历史,因此黄河文化才能成为中华民族的根和魂。《走进大黄河新时代》记述商鞅之言:“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意思是治国并不是只有一条道路,只要有利于国家,就不一定非要拘泥于古法旧制。习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引用了这句古语。接着,习在这次讲话中又使用了“事者,生于虑,成于务,失于傲”这句话来指出,伟大梦想不是等来和喊来的,而是拼出来、干出来的。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是重大国家战略,黄河文化的研究也是这个战略的一部分。习说:“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非一日之功。要保持历史耐心和战略定力,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历史担当,既要谋划长远,又要干在当下,一张蓝图绘到底,一茬接着一茬干,让黄河造福人民。”黄河,是我们的母亲河,我们要以习的重要讲话为总遵循,不断创新、自强不息,把母亲河的事情办好。